close

 

聽到自己的孩子想念藝術科系時,父母不免擔心他未來怎麼餵飽肚子。喜愛哲學的學生,考慮將來要找什麼工作,因此毅然放棄志願。隔行如隔山的產業現狀下,科技公司收到國文系畢業生的履歷,優先淘汰?

當社會都在強調「效用」時,我們常聽見:「讀那個沒用啦!又不列入考試成績。」、「學校教的這些,以後有什麼用?」我們希望透過教育學以致用,但骨子裡只想學有用的?甚至把宗教、歷史、理論科學視為「無用」的學問。

我們的教育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1. 不管有沒有吸收,我們有進度要趕
以學分為導向的教學導致系所大量開設課程,重量不重質,壓縮老師備課的時間,降低教學的品質。學生是否真正學到東西淪為次要標準。

2. 不管有沒有吸收,學分拿到就好
國外的大學雖然有科系之分,但讓學生自由地選課,因此時常在一堂課裡有不同科系的同學一起討論,讓你可以從不同的觀點去探討一個案例,幫助學生不只是單向性地思考問題。台灣也藉著設立通識教育課程,希望培養學生多領域的學習。但實際狀況卻不如預期,大多學生對通識課不重視,常以時間是否有空為主要考量,只為了排滿空堂的方式在選課。許多教授對其也抱持著得過且過的心態,通識課淪為看影片或者讓學生自由報告來拿學分。

3. 不管有沒有吸收,有文憑就好
大學招聯會決議把學測參採科目減為最多四科,甚至學測單科零分可申請入學,這讓台大副教務長張耀文痛批管控崩盤而拉下了整體教育水準,使學歷貶值。這樣作法利於升學,但就長期生涯發展與知識累積而言,卻治標不治本。

4. 人才從哪來?哪裡留得住人才?
即便得到文憑,台灣產業各界常以「學用落差」抱怨教育不符市場需求。台灣師範教育界大老黃昆輝表示,具實作力的高職生上了科大,長於理論的老師卻沒能力教他們。同時中國大陸從中央到地方,陸續發佈政策吸引台灣高等人才赴彼岸。據《聯合報》民調,四成民眾願意赴對岸就業,三成八願意讓兒女登陸念書。

5. 短視的學習態度怎求全人教育?
過度資本化的社會結構使得學術研究急功近利,近年來許多論文造假事件層出不窮。當學生認定學校的教導無法幫助我在短期內有所回報(進入好的學校、得到好工作),老師又停在理論的傳授,而忽略傳遞其課程核心價值,這門學問將被學生冠上沒有學習的必要,形成一種短視的價值觀。

在這種種情況下,我們可以怎麼找到出路?

一、思考受教育的意義
以前的觀念是:「讀書可以改變命運,脫離貧窮。」那在20年後的台灣,接受教育的意義何在?「讀這個科系,未來比較好找工作。」教育有效率地幫業界培養人才,這使得我們的學科分類很制式、很細瑣。在這樣教育體制下,「學生就業率」理所當然被列為大學評鑒的項目之一。但教育家杜威強調,教育存在的目的,不就是教育本身嗎?

二、減少你認為「沒有學習必要」的清單
研究曾指出:兩歲以前是人一生中學習能力最強的時期。那是因為小時候我們擁有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對世界抱著極大的好奇。但隨著年紀、經驗的增長,我們應該培養終身學習的能力,不設限的去涉略各領域的學問。

三、培養「考試以外」的能力
台灣的教育多年來都是用紙筆測驗考核學生的學習,忽略實作技巧或論述邏輯。那些無法用分數量化、沒有標準答案的能力,長期在升學制度下被忽略,家長及學生也就無心下功夫培養,間接影響多數學生表達能力及思辨能力欠佳。

四、多與人合作
在你的學校或職場中,常見的是「互相合作」還是「彼此競爭」呢?中小學時,考試成績和排名無形築起學生間的高牆;到研究所繼續用論文點數作為評鑑依據;等到進了社會,再依年收入與職銜來區分地位。在這種表裡不一、雙面性格的環境下卻要求我們的孩子去與人合作?倘若轉為「與別人合作,與自己競爭」,以個人成績為碁石,接著建構同儕團體的表現,整個世代的能力是不是就一起提升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esus Desig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