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去年5月26日,高雄地檢署與海巡署聯手,在烏坵東南方海域查獲「永富升號」漁船夾藏大批海洛因磚,總重高達693公斤、市價逾54億元,創下國內治安史上紀錄。從毒品犯罪數據來看,吸毒人口沒有隨著破獲大型毒品案件改善,5年內反而成長2.8倍之多!

c7Ccn6x.png

 

近年來國內一級毒品濫用趨緩,但二、三級毒品趨勢增加,且新興毒品層出不窮,根據內政部警政署統計資料顯示,施用第三、四級毒品查獲人數,歷年查獲人數皆以「18歲以上24歲未滿」之青少年族群最多,且有1成左右為未滿18歲者,突顯青少年毒品濫用防制之重要。另外據法務部統計,台灣二級毒品(大麻、安非他命等)受觀察勒戒人數,10年增加3成,目前監獄收容人數中,其中5年內再犯而入監則高達7成。

[吸毒帶來的問題]
可以發現,毒品對於台灣的影響大致有以下幾種:
1. 施用年齡年輕化
國家衛生研究院調查顯示,未成年者首次吸毒的平均年齡已降到12.5歲,首次碰毒場所23%在學校,非法藥物近4成來自同儕,顯示校園毒品流竄問題相當嚴重。

2. 再犯率高
也就是說,成功勒戒的人很少,一旦接觸毒品,就無法自拔。如同上文提到,目前監獄收容人數中,其中5年內再犯而入監則高達7成。

3. 刑罰太輕
在國內,歸類為第三、第四級的毒品,例如:許多學生最多吸食的K他命,根據現在的法條規定,持有 K他命或其他三、四級毒品 20公克以下,僅處 1萬元到 5萬元。比起其他國家,在日本持有 K他命,最高關 10年;英國最高關 7年。國內法則太輕,許多人根本不在乎。

3-160613112613324.jpg

[因為“無聊”而吸毒!?]
毒品交易難以全面清查,來源多,且毒品入台查緝不易(亦即走私毒品闖關有特定管道、門路與時間、地點)而無法杜絕。至於誰能接觸到毒品又是那一類的接觸最容易碰上毒品,調查數據告訴我們,吸毒者第一次使用非法藥物的動機以「好奇、無聊或趕流行」最高,占了61%,其次為「放鬆自己、解除壓力」,占了14%。 令人意外的是毒品來源有55.8%來自同學、同事或朋友,遠高於藥頭或毒販的32.8%。

[連帶性的問題]
吸毒並不是一個單一性的問題,有人為了吸毒而去販毒、賣淫、偷竊...等等,這也跟上文提到的再犯率高的現象有關。吸毒的人即使知道身體已經出狀況,但只要一有錢,優先選擇是買毒而不是治病!吸毒常造成的疾病包括愛滋...等,許多都是傳染性的疾病。而陪伴人戒毒,對親人而言更是一個難熬的過程。

校園毒品氾濫、刑罰輕、再犯率高...等都是嚴重的問題,或許政府真的無力制止這樣的亂象,畢竟不是每個政府都可以向菲律賓總統杜特蒂那樣(雖然杜特蒂的作法引來許多爭議。)然而更大的問題是,有61%的吸毒者第一次吸毒竟然是因為「好奇、無聊或趕流行」如此無聊的理由!而且毒品來源有55.8%來自同學、同事或朋友,比毒販的32.8%還多將近1倍!

[心存僥倖的“娛樂”]
現代人的娛樂選擇可以說越來越多,比如只要有一支手機、一個平板,要什麼資訊、各種遊戲、新的app...等都可以馬上入手,可以好奇去嘗鮮的事物明明這麼多,為什麼還要用毒?學生可以說,是同儕之間的影響力,讓他去嘗試,但如果都是一個成年人了,為什麼還不能夠控制自己的行為呢?

由於國內對於吸食毒品的刑罰太輕,許多的人寧願帶著一種僥倖的心態,鋌而走險,甚至不認為吸毒,是一件嚴重的事情。一旦人輕視了某個標準,就不會認真控制自己的行為,選擇放縱。如果要終止這樣的循環,我們不能單單期待叫政府趕快修法、叫警察更努力掃毒。文章一開頭我們就提到,破獲的毒品案件越來越大宗,吸食毒品的人口卻是不減反增。

shutterstock_371384650.jpg

我聽過一位老師分享,她四處演講,跟人分享她如何陪兒子戒毒的過程,有天卻發現,兒子竟然重新去碰毒品了!這讓她很崩潰,因為她到處跟人分享她的經歷,但從這個結果來看,等於是個失敗的經歷。但她沒有活在挫折中太久,而是再次陪兒子成功戒毒。吸食毒品的再犯率很高,衍生出的問題更是多到難以想像,也正因為如此,面對毒品的議題,不但要開始重視跟瞭解,更需要一種耐心跟愛心,去面對毒品可能帶來的2次傷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esus Desig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