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爸爸,我現在心情很不好。」

「怎麼了?」

「剛剛朋友對我的態度很差,我心裡很難受。」

「是哦……好啦,這沒甚什麼,不要想太多。」

 

這是發生在一位父親與女兒之間的故事。女兒在面對壓力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時,她將自己的心情告訴父親,她鮮少這麼做,父親似乎也有點不習慣女兒這樣主動的傾訴。當女兒說著自己心裡怎樣的不舒服,說完後,父親這樣安慰她。

 

而這個對話就這樣結束了。女兒不再說話,內心充滿失望和憤怒,她氣爸爸:就這樣?我這麼難過,你卻只是說一句沒關係不要想太多?

 

有些傾聽讓人好失望

「你對和他說話,他完全沒看你一眼,忙著滑手機卻跟你說他有在聽。」

「你用一句話表達自己的感受,他回你十句話,告訴你該怎麼做比較好。」

「你表達自己的立場及想法後,他拿你與另一位某某某作比較與評論。」

 

這些場景你是否覺得很熟悉?

 

可能發生在你剛剛和同事的對話裡,也可能是昨天和你共進晚餐的另一半,或者是就上演在前幾個禮拜前和父母的通話裏。

 

我們不是故意的,只是太習慣這樣講話。

但是當我們被這樣對待時,都會感到不開心,因為每個人都有被傾聽的需求。

 

難怪馬修·李卡德會說:「傾聽等於是我們為他人付出。」因為真誠的傾聽能滿足人「愛與歸屬感」的需求。

 

 

當傾聽的需求沒被滿足時……

 

現今的網絡技術日益發達,在社群媒體上,你能自由地呈現自己,重點是:「一 定 有 人 會 回 應 你 !」

不論,你呈現的自己是「真的」還是「假的」;

不論,回應你的那個人是要「關心你」還是「傷害你」。

 

社群媒體是許多青少年社交的主要途徑。在上面打卡、分享影片和文章,我們希望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成為被別人關注的動態;我們會留意有誰留言回應我們、累積多少讚數。

甚至在負面情緒的第一拍,我們不是想到要跟家人朋友分享,而是PO上網,等待素昧平生的網友回應我們。

 

 

是因為我們的身旁沒有可以傾聽我們的朋友嗎?又或者我們想替自己製造多一點能「被傾聽、被關注」的機會,來滿足心中想被愛的需求?

甚至對於現實生活感到消極,好像電影「一級玩家」的人們,渴望在虛擬世界裡經營出一個「不是真的」的自己,好讓在現實生活一直找不到定位的自己可以舒服一點。

 

 

一位國小生用手機自拍,在影片中說道:「這個包包是我媽在外國買的,一個九萬元,你買得起嗎?」甚至對著鏡頭砸錢、翻白眼挑釁。

 

名為「鬼氏企業」的粉絲專頁,裏頭都是國中、國小生「幹大事業」的動態及影片,各樣嗆聲,要讓人知道「我很兇」、「我很大尾」。

 

在家中乖巧、在班上默默不聞,總是配合大家的高中生,有天竟成為新聞在報導的犯案嫌犯。

 

這些新聞令你震懾嗎?你是把它當笑話看,或是跟著大夥一起撻伐、砲轟我們的下一代?

 

你看過比這些更荒唐的新聞嗎?

沒有被好好傾聽,讓我們不再想要說話。

沒有被好好傾聽,讓我們更極端說話。

 

傾聽的風險

 

一名高中生在網路上直接直播自殘,一邊拿著刀作勢在頸項前要割自己,一邊說:「反正我死了,你們有人在乎嗎?」如果他曉得沒人在乎,又怎麼會開直播呢?

因為我們都想被關注、被聽見,並得到別人的回應!

 

許多的網友在底下留言「要死趕快,不要拖!」「怎麼有病的人這麼多?」,甚至標記朋友來看,這個直播成了大家調侃的笑話。

 

最後這個高中生沒有死,但是他得到的回應卻讓他生不如死,他變得更自卑、更不喜歡自己,每天活在憂鬱、和孤獨中。

 

 

「討拍文」是大家口中鄙視的貶抑詞,但不過是人表達自己基本需求的一個方式。

只不過你怎麼能肯定那個回應你的人是你該在意的對象?

如果你允許傾聽你的對象不是一個愛你、在意你的人,而是不管你死活的人,那麼很有可能你得到的是別人無情的批判。

 

回到開頭講到的那對父女。女兒的憤怒沒有繼續延續。

「不要怪爸爸,因為爸爸從沒被傾聽過。」這句話就好像嫩芽在岩石縫中生長出來,讓關係有了新的氣息。女兒能夠同理爸爸,他怎麼能給出他沒有的呢?不曾被傾聽,怎麼會懂得如何傾聽?

 

克里斯多福:「傾聽是一種謙遜的態度,是一種把他人放在自己之前的態度。」

 

事實上,不論是在社群媒體或是現實生活中,我們都可以去傾聽、關心人,也能享受被愛。只是我們要問,你呈現在別人面前的自己是「真的」還是「假的」?我們可以坦然作自己,不再需要為了得到人的關注及肯定,而偽裝自己嗎?電影《一級玩家》中,人們趨之若鶩想要在綠洲裏找到三把鑰匙,而最終主角明白了讓他擁有綠洲的關鍵不在於他搶到了三把鑰匙,而在於與人擁有真實的關係,享受在「愛」與「被愛」中。

 

arrow
arrow

    Jesus Desig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