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016社評首圖-01.png

近年在娛樂產業異軍突起—電子競技娛樂產業,電競娛樂帶來的比賽項目如雨後春筍,而且也大腳跨入主流市場,成了最火紅的新興產業;各國開始發展電競職業隊伍,相關產品如耳機、滑鼠、鍵盤等也跟著雞犬升天,年輕人未來方向的選擇也好似多了一條嶄新的道路,然而在看似光鮮亮麗的電競娛樂產業中,也存在著許多眉角值得我們探討。

【電競國度—韓國的電競王朝】
提到電競,韓國無疑地是投注相當大的心力在這塊領域發展的國家,不單只有市政府透過法令支持職業電競選手,大型企業的贊助與投資更讓電競產業在韓國蓬勃發展,也成了國際比賽中的常勝軍。

2.jpg
韓國在2000年成立了韓國職業電子競技協會(KeSPA),藉由協會的成立規劃選手的培訓和生涯規劃,更重要的是投過協會讓社會大眾更能認同電競產業;而在政府方面,遊戲開發工程師和國際遊戲大賽中表現優異的職業玩家,都可免服兵役,讓選手能無後顧之憂地為著夢想與職業奮鬥;更有大學提供成績優秀的半職業或職業選手免試入學、拿獎學金。
從星海爭霸到英雄聯盟,韓國隊伍屢次拿下佳績,正是從政府做首,帶領大型企業投資電競產業,再打造出社會支持的結果,也因為擁有強大的電競產業後盾,讓年輕人能勇敢追夢。

【電競淘金熱—美國的電競夢】
相較於韓國,美國的電競選手大多為業餘玩家轉職,許多電競戰隊更是選手自己投注資金與心力成立,而這些戰隊並不像韓國隊伍有強大的資源,幾乎都是靠著選手透過遊戲實況、產品的工商代言與戰隊的周邊產品販售來維持戰隊經濟,直到戰隊打出一定的成績或知名度,才會有廠商直接的資金贊助,宛如當年西部拓荒淘金的風潮;選手兼任老闆的情景並不稀奇,也因為這樣的經營模式,美國的電競選手與粉絲互動頻繁,能緊抓住人氣作為隊伍發展的動力。

3.jpg
在追尋夢想與競爭的過程中,Team SoloMid(通稱:TSM)成為美國歷史最悠久的電競隊伍之一,更值得注意的是,這支戰隊品牌的成立與經營,皆是自家在英雄聯盟項目中的選手「Reginald」,而當Reginald從職業選手完全退居幕後的堅守TSM的老闆身分,TSM的發展更是突飛猛進,不但是坐擁美國最高人氣的戰隊,甚至在2016年與能量飲料品牌RedBull成為合作夥伴,並於2018年7月吸引NBA球星Stephen Curry投資。
TSM的經營者Reginald現年僅有26歲,但是靠著對電競發展局式的觀察,精心經營戰隊與粉絲的關係,這不只需要有全面的眼光與遠見,更要能明白市場需求調整經營方針,才能帶著戰隊從草創成立到現在成為最高人氣隊伍。

【職業翻轉—電競新舞台】
無論是韓國從政府到社會的支持,或是美國從自立門戶開始,都闡明著電競時代的來臨,也帶出了產業的轉型;隨著電競娛樂的興起、職業隊伍的發展、比賽規模的擴大,電競的產業鏈:開發端(遊戲開發)→營運端(市場投資)→硬體端(設備製造)也跟著蓬勃發展,做為遊戲開發端的歐美國家,營運投資端的中國大陸在這股風潮賺進大筆鈔票,而作為主要製造相關設備硬體端的台灣也在這股電競風潮成了最大受益者之一。
除此之外,電競帶來的產業轉型,發展出過去從未出現的職業,如:電競教練、後勤分析團隊、遊戲比賽主播,也向外延伸至遊戲實況主,這些職業在20年前從未出現,如今電競敲響了新興職業的鼓聲,不只在主流市場展穩腳步,吸引龐大商機,更讓年輕人對於未來的工作更多了夢想、盼望與方向。

1.jpg

【興趣還是夢想?不好追的電競夢】
無論是韓國的政府支持,美國自立門戶的案例中,都可以看出即便是看似休閒的遊戲產業,仍要投注大量心力,附上相當的代價才能在這波電競浪潮中存活。
大量的年輕人力投入,更使得電競產業競爭劇烈,人才淘汰速度極快。而其中職業選手的職業壽命又極其有限,若有心要踏進電競相關領域,須謹慎考慮清楚:假如自己結束職業生涯後,是否有其他附加價值能繼續在電競領域上發展?
電競娛樂無非是現今最火紅的產業之一,然而在踏進這塊新興領域時,具有終生學習的彈性、遠見的思考與經營管理的能力與市場需求的洞察力,都能避免在這新世代的職場被汰換,反而能創造更多發展契機。

我們將在「電競娛樂浪潮,你抓得住浪頭嗎?(下)」和大家討論台灣電競發展現況。
你有過電競夢嗎?有任何追夢的心酸血淚,這個領域最吸引你的職業是選手、賽評主播還是有我們沒提及的職份,歡迎留言與我們分享!

參考資料:數位時代報導/4Gamers/TSM維基百科

arrow
arrow

    Jesus Desig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